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 更新于:2020年04月23日 11時 閱讀:0
統計顯示,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帶動公司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歷經10余年科研攻關創立的“強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該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質情況最復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
200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設立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科技重大專項,聯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余人組成產學研團隊展開一體化攻關。經過多年努力,成藏理論和油氣勘探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并在四個方面取得創新成果。其一,發現咸化湖盆低豐度低成熟度烴源巖多峰生烴機理,該機理突破了低豐度有機質難以規模生烴的傳統認識,豐富并完善了陸相生烴理論,油氣資源量從二次資源評價15.8億噸提至第四次資源評價的70.3億噸;其二,探索出強改造型盆地復雜細粒巖“有序沉積—過程控儲”機制,使有效儲層埋深延至7000米,新增有利勘探面積2.2萬平方公里,將勘探領域從局部隆起拓展到整個湖盆凹陷;其三,創建強改造型陸相盆地立體多維晚期成藏理論,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常規與非常規油氣同存的規律;其四,建立強改造型高原盆地地表地下極復雜區勘探技術系列,發明極低信噪比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首次在英雄嶺極復雜區獲得地下清晰成像,引領了復雜山地地震勘探及測井技術的發展,為油氣勘探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強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支撐下,近年來英雄嶺東、中、西部均有重大斬獲。其中,在東段相對穩定的英東淺層,發現高豐度億噸級整裝油田,已累計新增油氣三級地質儲量1.2億噸,探明儲量豐度高達1000萬噸/平方公里,被業界稱為2000年以來“中國陸上石油之冠”。在中西段深層發現國內外罕見的咸化湖相碳酸鹽巖多重介質儲集類型的高壓、高產構造巖性油氣藏,提交三級油氣儲量1.6億噸,初步形成英西—英中湖相碳酸鹽巖億噸級規模儲量區。目前,環英雄嶺地區呈現3.1萬平方公里晚期成藏大油區,已發現多個特征不同、類型多樣的油氣成藏區帶。
2018年,由9位院士及5位國內知名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鑒定認為,“強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是強烈構造改造區高效勘探的典范,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技術體系的成功應用意義重大,不僅有力推動了柴達木盆地的油氣發現,也對中國陸上其他盆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該技術體系已獲發明專利31件、軟件著作權7項、出版專著12部、發表科技論文677篇(SCI/EI147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及中國十大找礦成果獎。